书法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j0fbb8db4cbbe225af5b74c404394c314.jpg 

 

書法家的標準到底是什麽?這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到如今卻越來越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當下名目繁多層出不窮的書法展覽使人眼花繚亂,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覽卻寥若晨星。很多展覽,進去時,興致勃勃,出來後,興味索然。密密麻麻的“二王”壹路小行草,使人頭暈目眩,幾近窒息。走出展廳,腦子裏就像關上電源的電視機屏幕壹般,壹片空白;當下自稱和被他人稱之為“書法家”的人成千上萬甚至更多,但真正能夠擔得起“書法家”這壹神聖稱號的人到底能有多少?有人說,當下的中國書協會員不都是書法家麽!可問題是,如果現在的會員都算是書法家的話,那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家陣容也未免太強大了!那現有的近兩萬人之多的中國書協會員就相當於是近兩萬個書法家,即便是號稱書法盛世的唐朝與之相比也會相形見絀,黯然失色。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代書家充其量也不過數十余位,而我們當下真的會有如此之多的書法家麽?

由此引出壹個問題,那就是書法家的標準到底是什麽?如果以古代的標準來衡量,則當下的“書法家”能有幾個是合格的?壹個王羲之、壹個孫過庭就足以使當下所有的“書法家”汗顏不已。如果以當下的標準來衡量,那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相比於古代,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呢?

從古代至近現代能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人大致都能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壹、地位顯赫,學問淵博。壹部中國書法史,幾乎就是壹部官員書法史。古代至近現代的書法家大都具有十分顯赫的社會地位和淵博的學問知識。像李斯,官至丞相,壹人之下萬人之上。有治國安邦之道,經天緯地之才。他輔助秦始皇掃平六國,平定天下,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強大而統壹的封建王朝。奉秦始皇之命統壹六國文字而成秦篆,功效卓著。鐘繇官至太尉,為三國時曹魏“三公之壹”,位尊名顯。若無淵博之學問,焉能如此?二王父子、唐初四傑、顏真卿、柳公權、歐陽修、蘇軾、黃庭堅、趙孟頫、文征明、劉墉、王文治、翁同龢、康有為、於右任、舒同、啟功、沈鵬等莫不如是。或為政界名流,或為文壇書壇領袖。書法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畢生惟壹之追求,而是有其他方面之建樹。

二、書藝精湛,影響巨大。歷史上的書法家,不僅地位顯赫,學問淵博,且書藝精湛,影響巨大。他們都具有深厚的臨池功底和獨樹壹幟的書法風格,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傳世。他們不僅在當時具有很大影響,而且由於他們在書法上的巨大貢獻,能夠影響至今而長盛不衰。

三、著述甚多,以德為本。古人大多能見解獨到,著書立說。以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宏闊的思想教化世人,影響當時及後世。或政治、或軍事、或哲學、或文學、或歷史、或書法、或繪畫,皆能發人之所未曾發,言人之所未曾言。至少都能夠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之上有所發展,從而對社會和歷史有獨特之貢獻。歷史上的書法家,除了極個別特例之外,大多能以德為本,以“修齊治平”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嚴格要求自己。

而當下的“書法家”的標準是什麽呢?如果取得壹個中國書協會員資格就能稱之為書法家的話,那麽,這個標準與古人相比,也未免太低了。我們知道,加入中國書協不外乎以下三個途徑:壹是有作品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大展上入展獲獎;二是有理論文章或著作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或其所認可的專業報刊上發表;三是在基層書協做領導工作達到壹定年限者。有的人反復訓練壹件作品,僥幸入展甚至獲獎了,便可加入書協。有的人花較長時間反復修改壹篇論文入選書學討論會了,亦可加入書協。有的人既書寫水平壹般又不會寫文章,但因特殊關系,出任基層書協領導,年限壹到,便也可加入書協。除此之外,別無他能。還有的不擇手段,抄襲、剽竊、請人代筆,靠拉關系走後門也加入了書協。如此不堪,自欺欺人。

因此,我認為,中國書協會員可能會有人成為真正的書法家,但絕不會都是書法家。非會員裏面也可能產生書法家。人為降低標準,則經不起歷史的考驗。只有見賢思齊,不斷向古人看齊,中國書法的未來才會大有希望。